羊卓雍錯簡稱羊湖,大部分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。
冬日的拉薩,豔陽高照。走進西藏自治區農科院水產所大門,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雅魯藏布江流域沙盤模型。小小的模型,承載着西藏漁業科研工作者們的夢想。
2000年4月設立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是高原荒漠生態系統的代表地區,這裏不僅有星羅棋佈的湖泊、空曠無邊的草場以及皚皚的雪山和冰川,還有眾多瀕危野生動植物。
截至目前,甘孜州共有A級景區81個,位居四川省第二,是2016年甘孜州A級景區總數的13.5倍。2020年12月底,甘孜州稻城亞丁旅遊景區已被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。
2001年為遏制環境持續惡化,青海省政府開始在三江源頭推行禁牧政策。2011年該項政策開始在青海湖周邊推行,當地牧民面臨着生態保護和吃飯的矛盾,這也影響了馬金山的生活。
央視《祕境之眼》欄目開播以來,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雪豹、棕熊、荒漠貓、猞猁、兔猻、豺、血雉、斑頭雁等32種野生動物陸續亮相。
近日,青海省人民檢察院制定《關於貫徹落實<青海省省級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>的分工落實方案》。
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2日發佈消息稱,該所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須彌四帶芹、巴洛特櫟等4箇中國新記錄種,和翼葉稜子芹、線葉球蘭等24個西藏新記錄種。
日前,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啓動野犛牛等有蹄類動物專項調查,調查分三個階段進行,這也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首次進行有蹄類動物專項調查。
晨光熹微,措達鑽出暖暖的被窩,和往常一樣開始了義務巡邏,這是他牽頭組織羊秀鄉薩普巡邏隊的第五個年頭。
實施“綠色圍城”工程,成功打造南山、北山公園,山體沙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,率先在全區消除4300米以下“無樹村”和“無樹户”。
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上貢麻鄉隆亞村的67户牧民們一方面通過發展風光互補產業增收,一方面成為生態管護員,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有穩定收入。
扎西才仁的家原來在山上,在唐古拉山沱沱河,是長江源頭。為了響應國家號召、保護日益脆弱的三江源生態。
來自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的數據顯示,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正式啓動以來,88項專題科考活動在西藏深入推進,為保護好地球“第三極”提供了重要數據和科技支撐。